一次搞懂美國體制
- Lewis
- Feb 5, 2022
- 2 min read
雙聯學制?雙語學制?美國學制?國際教育? 到底有什麼差!今天就讓P小編帶著大家一次搞懂台灣的多元教育制度吧!

自從教育部頒布108課綱起,台灣中等學校的評量方式趨於多元探究包含主題式以及任務導向的學習模式,不再只是著墨於紙本上的單純知識。
這個趨勢,顯現出台灣的教育制度正與目前西方國家所進行的全方位評估(holistic review)模式進行靠攏。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台灣的教育也開始接納不同學習模式與型態。
我們將針對近期比較多元的教育型態做一個系列的簡單介紹與懶人包,讓大家不再霧煞煞,在最後,我們也會分享每種不同制度的優劣勢,並提供我們的觀點,但不評論每個制度好壞,保留空間給各位同學與家長去選擇。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本系列的第三篇:
美國學制
美國學制在台灣已經有一段蠻久的歷史,它特別的地方在於,美國學制是跟著美國體制的規範,而非台灣教育部,學校的主管機關是AIT(美國在台協會)。
通常會走美國學制的學生都是在台灣的國際學校或美國學校就讀。
*有意願就讀美國學校的學生們都需要有台灣以外的護照*
由於近年來越來越崇尚美式教育,美國學校也日漸盛行。而在西方教育體制中,升學體制和台灣傳統教育截然不同,西方體制著重全面性審核(Holistic Review)不只注重學業表現,也會評估平時表現。美國大學招生時,入學門檻和招生標準是相對模糊的,也因此讓許多比較積極的學生們想盡力精進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體制下的學生們會有懸殊差距的原因。
對於未來要到美國就學的同學們,我們建議一定要完成美國基本課綱要求。以加州體系為例,規定G9-G12要修習4年的英文(美國的高中是四年)這期間也需要3-4年的數學課程、2-3年的自然課程、社會課程、至少一年的藝術課程,以及兩年的第二外語。上述所說六項標準以外,還需要第七項,這一項就是可以自己讓學生自行選擇大學預備課程。
雖然看似要求不少,但其實要滿足這些課程要求,最快兩年就能修完,要是願意積極充實自己的學生,我們非常推薦把握時間朝著自己喜愛的課程放向選擇,例如AP課程就是非常推薦的,能展現學生對於知識背景的積極度!除了AP課程以外,也可以參與課外活動,只要能把自己塑造得更多元、全面,在大學招生中也會更受歡迎喔!
Comments